第七章 又成俘虏

月斜影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book.com,最快更新庶妃来袭:极品太子哪里逃最新章节!

    从豫州赶回宁镇坞堡时,是第二天的黄昏。宁镇坞堡和其他坞堡以前都是小打小闹,如今,在豫州军统一节制下,取得如此巨大胜利,无不欣喜。

    宁镇坞堡这一夜便也犒劳士卒,欢庆半宿,然后各自安寝。

    蓝熙之回到自己的房间,和衣躺下,却久无睡意。过了许久,迷糊中,忽见萧卷的背影就在前面若隐若现。

    这些日子紧张焦虑的战斗,她已经很久没梦见过萧卷了,似乎也分不清楚这是梦还是真。前面是一片白皑皑的雪地,萧卷的身影在无边无际的冰雪世界里如此醒目。

    她奔跑过去大声道:“萧卷,我胜利了,我抓住慕容俊了,你高兴不?”

    萧卷回过头来,满面的微笑却又挂了一丝担心:“熙之,你一个人在外面,时刻都要当心啊。”

    “嗯,我会的,萧卷,我会的。”

    她看萧卷的背影立刻就要消失,赶紧又追上几步,想拉住她的手,可是,萧卷却越走越快,怎么也追不上。

    她急忙道:“萧卷,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萧卷的声音彻骨的悲凉:“熙之,熙之……”

    “萧卷?萧卷?”

    她一下坐起身来,才发现是一场梦。推开窗子,看看天色,估摸着不过二更时分。

    冬日的夜风簌簌地吹过,蓝熙之站了一会儿,忽然听得风里有另外一种隐隐的声音,那是马裹蹄奔跑时的轻微的声音。她神色大变,立刻穿好外衣悄悄走了出去,亲自拉响了坞堡里特别的警报。

    外面,一支万人大军悄无声息抵达,很快将坞堡围了个水泄不通。

    原来,石良玉派出的两路援兵,一路救下冯太后,一路尚未抵达西台,慕容俊已经逃逸溃败,石良玉得知消息后,立即停步不前,改变思路向墉丘进发,到这里后,看到满地乱尸,立刻分析出他们已经遭到突围,就不动声色绕道再赶,终于在当夜悄无声息地包围了这个只有几百人马的小小坞堡。

    在收集的情报里,这个小小坞堡的首领“无名氏”多次出谋划策,力助豫州刺史朱弦取得大捷,真是比他帐下最得力的军师还像样。饶是如此,他原也没有将这座小小的坞堡放在眼里,更不愿平白与南朝的势力结怨。可是,最新的一份情报让他改变了主意,据探子回报,宁镇坞堡的首领是个女子,并且在这次大战里生擒了慕容俊。

    一个和朱弦关系很不错的女子会是谁?

    因此,他立刻打定主意,要来这里看看才决定是否拔除这颗横在赵国、南朝边境的小小的钉子。

    坞堡被围,警角吹响,久经训练的队伍立刻集阵,蓝熙之一马当先冲在前面,坞堡大门已被攻破,门外,上万支火把照得周围几里亮如白昼。

    石良玉立在马上,看着冲到门口又立刻停下的劲装女子和她身后区区几百名有条不紊的坞堡士卒,又惊讶又惊喜:“熙之,是你?”

    蓝熙之一见他也是一愣,轻喝一声,掉转马头,宝剑一挥,立刻道:“孙休,你们快走,能逃多少算多少……”

    “首领您呢?”

    “我会杀出来的,你们快走,不要管我……”

    坞堡的士卒一阵冲刺,赵国大军立刻围了上去,眼看立刻就是一番激烈的厮杀,石良玉大喝一声“住手”,他的大军立即停了下来,坞堡的几百士卒紧紧聚在一起,全神贯注,准备着最后一搏。

    石良玉上前一步,看着中间的蓝熙之,沉声道:“蓝熙之,我不杀你坞堡一兵一卒!”

    蓝熙之冷笑一声:“条件呢?”

    “你跟我走!”

    孙休和另外几名士卒抢上一步护住她,急忙道:“首领,您快冲出去……快……”

    “孙休,你快退下,以后,你全权处理坞堡的事务,有问题可以向朱大人求助!还有,替我照顾好这匹马。”

    “首领!?”

    蓝熙之看看外面的千军万马,又看看自己身后这几百人马,还有坞堡的几百老弱妇孺,策马往前走了几步,盯着石良玉,石良玉立刻道:“熙之,我决不伤你坞堡一兵一卒!”

    他手一挥,高声道,“撤军!”

    大军立刻有条不紊地撤去,蓝熙之慢慢跳下马背,面无表情地往大门外走去……

    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天空飘起小雨来,通往邺城的路上,所有的灯火都已燃尽,只有囚车旁一支孤零零的火把还在凄风苦雨中飘摇挣扎着。

    这辆“囚车”用了四匹马驾驶,宽敞的车厢里挂着帘子,铺了厚厚的一张熊皮,坐在里面几乎算得上温暖而又舒适。旁边还放着水囊和一些干粮,伸手就可以拿到。蓝熙之拿过水囊喝了一口,又放在一边,靠在车厢上看了看黑黝黝的窗外闪烁不定的那支火把,微弱的光完全不足以驱散这段最黑暗的时光。

    听着马车辘轳的声音,外面风雨的声音,蓝熙之忽然笑了起来:“萧卷,我真是没用,竟然又成了石良玉的阶下囚!”

    蓝熙之将里面的帘子完全拉住,微微蜷缩着躺在里面,闭上眼睛。她已经疲倦了很久了,这一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石良玉骑着马,亲自举着唯一的一支火把不紧不慢地跟在马车旁边,他有时看看紧闭的帘子,有时又侧耳听听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声音。逐渐的,里面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逐渐的,东方的天空已经开始泛白。他又看看马车,再看看天空,确定天已经快亮了,才扔掉了手里的火把,长长的舒了口气。

    邺城,石良玉的府邸。

    霜销草色,风摇树影,严冬杀气,万物多悲。

    他在邯郸和襄城的府邸先后被烧杀或围攻,便也不在意襄城的太子府。他的起家和军事重镇都在邺城,所以十分用心地经营邺城,尤其是从太子府里撤出后,他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固定基地,十分经意地营造了自己的府邸。

    蓝熙之走下马车,一阵刺骨的冷风扑面而来。正是隆冬季节,何况这几天雨雪连绵,寒意随着冷风,一直往骨子里浸去。

    一件宽大的袍子随即批在了她的身上,旁边,石良玉只着一身紧身劲装,柔声道:“熙之,进去吧。”

    蓝熙之手一拂,袍子掉在地上,沾满了泥泞。石良玉愣了一下,也不管地上的袍子,默默地跟在她旁边走了进去。

    一座座红墙绿瓦、翘角飞檐的宫廷式建筑,掩映在古柏的浓荫中。一道道朱漆重门的深处,有一座不大的院落,院中房舍玲珑,环境幽雅。

    石良玉一直走在她身边,一直走进院子正中的一间屋子。屋子分为两部分,布置得十分精致,第一部分是休闲的暖厅,房间燃烧着火盆,新洁的丝织地毯上,美丽的花纹泛着微微的光泽,颇有几分温暖如春的感觉。而另一部分则错落稀疏宽敞明亮,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字画。

    几名侍女一见石良玉,立刻行礼。

    石良玉挥挥手:“你们下去吧,立刻准备好热水和新衣服。”

    侍女们鱼贯而出,房间里完全冷清下来。

    蓝熙之往房间的另一部分走去,只见这许多书画,都是前朝或者本朝人的真迹,有名家也有无名氏。蓝熙之依次看过去,石良玉倒了一杯热茶走过来,微笑道:“熙之,天气冷,喝杯热茶吧。”

    蓝熙之转过身来,不看他也不接茶杯,慢慢地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笑道:“石良玉,你的囚犯都是这么好的待遇?还要你亲自端茶倒水?”

    石良玉看着她那样陌生的冷冷的笑容,心里一阵刺疼,低声道:“熙之,你并不是我的囚犯……”

    “哦?石良玉,你认为如果不是大军压境,我会到你府上喝茶聊天?”

    石良玉好一会儿才低声道:“熙之,你先歇一会儿,休息一下。我不打扰你了。”

    蓝熙之没有作声,石良玉看她一眼,慢慢转身出去了。

    浴室。

    正是隆冬季节,这里却温暖如春。

    室中临池,设有石床,一色的瑜石治理,隔壁放着加热的铜炉,热水经过引流,到浴台时,已经水波荡漾,丝丝热气弥漫,恰到好处的温润。

    浴台设五色流苏锦帐,有的用青提光锦制成,有的用绯色登高文锦制成,还有的用紫色大小锦制成。外面罩一层帷幔,用纯白色锦丝制成,薄如轻雾,如梦似幻。帷幔的四角,各放置一个纯金镂花的香炉,香炉中用石墨烧着名香,发散出一种淡淡的令人昏昏欲睡的香味。

    蓝熙之目瞪口呆地看着如此豪奢的浴台,回过头时,侍女们已经把准备好的衣服放下,鱼贯退了出去。

    她仔细看看,门窗都已经关好,才下了浴池。

    身子浸在恰到好处的热水里,许久不曾有过的懒洋洋的舒适。也不知过了多久,感觉越来越饥饿,蓝熙之才起身,穿上了旁边放好的裙裳。朱红的裙裳疏疏绣着几只花鸟,腰带是明黄色的镶嵌着几颗珍珠的织锦。

    她慢慢走出来,只见屋子里已经摆上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好了十分精致的菜肴,石良玉坐在旁边,看她出来,立刻起身,道:“熙之,吃饭了。”

    蓝熙之在他对面坐下。

    石良玉换了一件宽大的明黄色的袍子,沐浴干净后,身上有股淡淡的薰香的味道。他的白玉般的手端起桌子上一个莹润的玉碗递过来:“熙之,先喝了这个吧。”

    蓝熙之立刻认出碗里那种淡淡的褐色的汤汁,正是以前他每天早上都会监督自己喝的那种野山参熬的。她看着他小心翼翼得近乎讨好的神情,许多往日的美好的情意浮现在眼前,可是,随之而来的还有锦湘悲惨的哭诉,朱瑶瑶那血淋淋的脸庞。

    她并没伸手去接这个药碗,而是端起了桌上的饭碗,一声不坑地吃了起来。

    石良玉将药碗放回桌上,小心地将记忆中她喜欢的一些菜肴一一放到距离她最近最方便的地方,见她津津有味的吃着饭菜,勉强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这样微笑,脸上又是苹果般的红润与剔透,鲜艳得有些纯洁无暇,似乎从来不曾经历过沧海桑田,不曾有过残酷报复。恍惚间,他依旧是飞奔在逃婚的山路间的少年,是给妙儿送锦衣的呆子,是“醉面”醉得走不动了的傻瓜……

    “熙之,喝了这个吧……”

    他柔声劝说,蓝熙之忽然回过神来,他穿的是这样明黄的尊贵的袍子,他早已在沧海桑田中登上了太子的宝座,然后,要不了多久就会登上权力的顶端——龙椅!

    “熙之,喝了吧?”他再次劝说,“你的身子没大好……”

    蓝熙之接过碗,石良玉心里一喜,却见她走到门口,随手将整个碗扔到了外面。雨越下越大,褐色的汤汁很快被风吹雨打去,只剩下白玉碗的碎片,在雨中露出尖锐的划破的棱角……

    刺骨的风吹在人的身上,骨头都是冰凉的。石良玉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熙之,这里风大,进来吧。”

    蓝熙之转身,慢慢走了进去。

    饭桌已经撤走,屋子里全然的整齐洁净。角落里还多添了一盆绿油油的水竹,使得整个屋子在温暖中更添加了一份生机。

    石良玉见她看着那盆水竹,柔声道:“熙之,你要喜欢的话,我再叫她们搬几盆进来……”

    蓝熙之转过身,面对着他:“石良玉,说吧,你一般如何处置你的敌人和俘虏?”

    “熙之,我找你很久了,可是一直找不到,这次终于在坞堡见到你,你不是俘虏更不是我的敌人。”

    “是么?好,那我就恕不奉陪了。”

    她扭头就走,石良玉不假思索地上前一步拉住了她的手:“熙之,除了不离开,无论你要做什么我都依你,除了不离开!”

    “这就是你所谓的不是‘俘虏’?”

    蓝熙之甩开他的手,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又淡淡地看着那盆水竹。

    石良玉转身出去,过了一会儿,又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盒子。

    他打开盒子的盖子,双手递过来:“熙之,给你。”

    蓝熙之见他认真得几乎有些虔诚的模样,看也不看那个盛装“太子妃”的印书绶册的盒子,冷笑一声:“石良玉,你要金屋藏娇?”

    “不,我要娶你,娶你做我的太子妃。经历了许多事情后,我们身边都再也没有任何阻碍了……”

    “那你上次娶的太子妃呢?”

    “她的父亲和石氏宗亲一起围攻太子府,她也死于那场围攻。”

    “你看,石良玉,我从来没有说错,凡是跟你有点关系的女人,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是不是?”

    石良玉脸色煞白:“熙之,我此生决不负你。”

    蓝熙之笑起来:“石良玉,还轮不到你来负我!我早已收了萧卷的凤印、皇后册,又怎么会希罕你那异族番邦的什么太子妃?你是痴心妄想!”

    石良玉的脸色更是难看,好一会儿,转身走出屋子,冲进了外面的冷风冷雨里,很快,身影就消失在了这重重朱门深处的精致院落里。

    傍晚时,雨停了,然后,居然又出现了一抹残照,然后,这残阳很快落下山去,冬日的又一个夜晚,悄然来到。

    蓝熙之走出院子,四处看看这松柏浓荫下的天地。但见得这院子周围,四处重兵把守,比在京郊外面的那栋屋子防守更严,别说人,只怕连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她冷笑一声,也不看那些或明或暗的岗哨侍卫,径直四处转悠。

    沿途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佣仆成群,穿梭往来,尤其是那些高高挂在门边、树上的大红灯笼,蓝熙之这才想起,已是腊月初了,再过一二十天,就是除夕了。但是,羯族并不过除夕,府里点燃的这些灯笼,显然也不是因为除夕,而是准备着其他什么大喜事。

    “我要娶你做我的太子妃!”

    她想起石良玉那可怕的煞白的脸色,心里越来越焦虑,暗暗寻思着究竟要如何才能离开此地。

    这冬日的府邸里,到处都是四季常青的高大树木,偶尔几枝腊梅已经结满黄色花苞,透露出隐隐的香味。可是,作为,俘虏,这些美景看在眼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只觉得越看越刺心。

    蓝熙之停下,随手折了一支腊梅,又狠狠地扔在地上,站了一会儿,才往那个小院子走去。

    院子里已经点上灯笼,四处都是明晃晃的。这灯笼点得太多,太过刺目,蓝熙之忽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起,更习惯黑夜了。黑夜里可以沉思可以考虑得很清楚,独自走在黑夜里也不是什么好可怕的事情,反倒是面对越来越眩目的灯光,就让人越来越不适应。

    屋子里也是灯火辉煌,跟中午一样,早已摆上了一桌精致的菜肴,不多,却都是她平素喜欢的。

    她见石良玉不在,暗暗松了口气,胡乱吃了点饭菜,就到了“自己”的卧室休息。

    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卧室,随手关了门,明亮的灯光下,只见卧室里一张宽大的书桌,上面是各种各样的字画、书籍,其中包括她特心向神往的嵇康真迹和嵇康就义图。

    卧室的一侧简单挂了一幅画,细细一看,正是自己撕碎了的那幅石良玉的“美化”图象。她有些意外,即使粘贴装裱,也不可能如此天衣无缝吧?她提了灯笼,上前一步,细细照看,才发现是新画的一幅,几乎跟往日那幅一模一样。

    再看下面,细心装裱着另外一幅画,画上的女子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模样十分滑稽可笑,正是当初自己打岔,石良玉画废了的那张。

    这张如此拙陋的画,他却一直保存着,而那天在江南,他撕碎的是没画完时自己就“逃跑”了的那张。

    两人在一起时的友好的记忆,他都留下了;不愉快的记忆,他都撕毁了!

    蓝熙之自言自语道:石良玉,你又何必如此?

    熄灯上床,窗外又开始有了淅淅沥沥的雨声。

    蓝熙之忽然发现,自己被软禁在这陌生的府邸,心里既无悲伤也无哀愁甚至也并不十分焦虑。临行前,她已经将坞堡事宜交代给了孙休。孙休是坞堡本地人,是那里的二当家,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前去,老堡主死后,他就是理所应当的首领,所以,现在自己离开了,坞堡的现状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她还吩咐了孙休转告朱弦,毋需劳师动众寻访自己。

    她唯一害怕的就是朱弦为了“先帝嘱托”不听劝告,跑来找自己,那样,就会陷入太危险的境地了。朱弦镇守豫州,公务军务繁忙,如果囿于“先帝嘱托”单单为了某一个人劳师动众,对于当前纷乱的大局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她忽然想起,原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直少有可以牵挂的人,唯一的萧卷,他已经死了,所以自己生也罢死也罢,天涯海角也罢,都惹不起多大的心伤痛苦了。

    同样,唯一的萧卷不在了,这世界上也不会再有任何人会挂念自己,哪怕自己弃尸荒野,尸骨腐烂,也不会有人会多看一眼的,在这乱世里,似乎每一个人都显得可有可无。

    她想起以前和萧卷一起整理陶渊明的集子时看到的几句:

    向来相送人

    各自还其家

    亲人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托体同山阿

    当时,她记得自己对萧卷说:“我没有亲人,我死了肯定没人悲,只有人歌。”

    萧卷抱住她微笑:“熙之,我会悲伤的。”

    她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喃喃自语:“我还以为除了师父外,再也不会有人为我感到悲伤的。”

    结果,萧卷和师父一样先走了,这世界上最后一个可以为自己悲伤的人,他早已离开了。也许,他在另一个世界也会感到悲伤的吧?他在另外一个世界,真的可以看到自己吗?

    她想着想着,慢慢地就睡着了。

    如此几天下来,她可以随意地在这巨大的院子里闲逛,但是,每一个貌似出口的地方,却都有着超级严密的守卫。她仔细观察了一番,那是一种特意训练的弓弩手,用的是可以同时发出七八支小箭的射弩。每支弓箭手由8-10人组成,这些弓箭手连番发射,任你武功多好,只怕也得变成刺猬。

    所幸这几天,石良玉也不见了。蓝熙之见他不来打扰自己,心里的忧虑倒是暂时去掉了几分,每天在院子里逛逛,或者在屋子里看看书,画一些画,倒也勉强将时间混了过去。

    这乱世里,别人不把你当人,自己总要把自己当人,即使成为了囚徒,每天呼天抢地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