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王小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思路客小说网 www.silukebook.com,最快更新面具(上)最新章节!

    一出门,郑三就找了个就近的电话亭走了进去。他缩着脖子,拿着电话听筒,很快,电话通了,里头有个遥远的声音大声地“喂”了一句,郑三赶紧对着电话说:“娘舅,我是老三啊,能听着吗?”

    此时,他就像一个年底返乡的普通人一样,叮嘱着家事:“你听我说,我娘腿脚不老好的,你摁着她,别让她老出来给我打电话,我住的那地方电话也坏啦,你跟她说,我初一指定回去。说回去就回去,不骗她。你还听着呢吗?”

    电话里的声音有些遥远,郑三的声音也拔高了:“我让邻村的四婶给你们捎了些钱和吃的,你把吃的留一半,拿钱给我娘和家里的孩子们弄点儿衣服啥的,你看着办吧,我回去路远,就懒得拿了。”

    他看看表:“就这些吧,我还有事,有啥话回去见了再说吧,挂了啊!”

    说完,郑三放下了电话,呆立了半晌后,转身出了电话亭。

    社会部的一个大会议室里,好几张办公桌被拼到了一起,组成了一张大台子,台子上摆满了一碟碟掰开了的“棋子火烧”。

    姓赵的火烧师傅已经尝到了最后一碟,他拿起盘子里的最后一块火烧,掰开看了看,又闻了闻,对身边的冯部长摇了摇头。

    冯部长有些急躁,扭头对一位侦查员说:“怎么弄的?这么多人,连个火烧都买不齐?”

    林翠接过了话:“我们把每个铺子里的火烧都买遍了。我给工商所打过电话,他们说除了店铺,还有不少流动的摊贩走街串巷,烤烧的饼炉就架在手推车上,工商所刚成立,他们也没有确切的数据。”

    冯部长平静了一会儿,对侦查员说:“再辛苦辛苦,一条街一条街地找。这个卖火烧的人,出不了哈尔滨。”

    行人如织的一个旧货市场里,摊贩一家挨着一家,服装钟表、大小家具,商品五花八门。

    李春秋来到这里,走走停停,一边逛买,一边留意四周的情况。市场里人流攒动,没什么可疑的情况。

    他走过一家又一家货摊,忽然,他眼前一亮,停下脚步,指着一件大衣,对摊贩说:“老板,把那件给我摘下来。”

    买完大衣,李春秋就往姚兰家赶去。没多久,他就到了,一进门,试着叫了一句:“姚兰!李唐!”

    家里没人应声,显然,这娘儿俩已经听了他的提议,去医院了。

    李春秋连鞋也没换,大衣也没脱,顺手把他刚买回来的大衣放到了沙发上,走到窗前,把窗帘都拉上了。他站在窗前,从窗帘的缝里往外看了看,随后直接走向了电话。

    他把听筒拿了起来,给丁战国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此时,丁战国正在办公室里认真地看着手里的特别通行证,沉思着。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把丁战国着实吓了一跳,他的手甚至微微抖了一下,顿了顿才把电话接起来,直到听见里面的声音叫了他一声“老丁”,才反应过来:“李春秋?”

    “忙吗?”李春秋对着话筒说。

    “要是喝酒,那我还挺忙的。”

    “不,有正事。”

    “电话里能说清楚吗?”

    “可能不行。”

    丁战国说的每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都经过飞快地深思熟虑,任何一句话都无懈可击,进可攻,退可守。他对着电话说:“你可以到我办公室来,我一整天都会在这儿。”

    “有些话,在那儿说不方便。”

    “那你的意思是?”

    “外面吧,找个谁也不认识你和我的地方。”

    “这么郑重其事,是要借钱吗?”丁战国的脸色渐渐地沉重起来,但他的口气还是什么都听不出来。

    “下午一点半,果戈里酒吧,我在吧台上等你。”

    “那么乱糟糟的地方,我说话你能听见吗?……”丁战国对他这种单刀直入的做法有些不适应。

    “咔嗒”一声,还没等他说完,电话就被李春秋挂断了。丁战国看着话筒,久久地琢磨着。

    李春秋把电话听筒放下后,转过头,看向了沙发上放着的那件双排扣的灰色短呢子大衣,然后他脱下了进门之前的大衣,换上了这件。

    他对着穿衣镜,认真地系好最后一粒扣子,又从旁边的衣帽钩上摘下一顶黑色的棉帽子,扣在头上。

    穿戴整齐后,李春秋拉开房门,稍稍停顿了一下,深呼吸了一下,走了出去。

    他从楼里出来,一路走到停在楼门口的灰色福特轿车边,打开车门钻了进去。

    车子很快发动,开走了。

    这时,一个人从附近的一栋楼后面现身出来,目光紧紧地盯着远去的李春秋所开的轿车。

    这个人,是郑三。

    中午十二点半,社会部里,冯部长正站在窗台前,用手一下一下地揪着一盆仙人球花上面的小刺。

    林翠在一旁接着电话,接完后,她抬头看了看冯部长,什么都没说。

    “还是没消息,是吧?”冯部长头也不回地说,语气里有些预料到了的失望。

    林翠沉默了。

    “时间越来越紧,压得人都透不过气来了。”冯部长微微叹了口气,又问:“魏一平那边也没有什么消息吗?”

    林翠依旧沉默着,不说话。冯部长从她的沉默中已经知道了答案,转而又问:“李春秋呢?他有什么新发现吗?”

    还是沉默……

    冯部长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忽然转过身,看着林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腾达飞的‘黑虎计划’,已经把魏一平这边的人彻底抛开了?”

    林翠看着他,微微皱了皱眉,飞快地想着。

    冯部长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说:“想想看,他已经从哈尔滨保密局的手里拿到了人和东西,我要是腾达飞,人和炸弹都在手里,我为什么还要把魏一平请在轿里?仗义的人都不会,何况他还是个有奶就是娘的汉奸。”

    林翠突然豁然开朗了:“对呀,魏一平这么重要的一个人,连炸弹的试爆都没有参加。”

    冯部长想了想,下了个决心:“把监视魏一平的人撤下来一部分,全力投入棋子火烧的这条线上来,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说着,电话响了。冯部长走过去,急切地一把抓起来:“有消息了吗?”

    电话里说了几句什么,显然不是关于火烧的消息。冯部长听了听,回答说:“好,我这就去。”

    他挂了电话,立刻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一副要即刻出门的样子,一边收拾一边对林翠说:“针对‘黑虎计划’的部署,市委要开个封闭会议,听那意思,明天现在回来就不错了。”

    他看着林翠,目光里带着期许:“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能听到那块火烧的好消息。”

    午饭时间,魏一平拄着一根拐杖,出现在了公寓楼门口,他看上去似乎比之前更苍老了。

    魏一平眯着眼睛看了看晴好的天空,顺着大街向前慢慢走去,他的步履缓慢从容,一副散步的样子。

    正走着,马路对面的馄饨摊儿篷子门口,棉门帘突然被挑了起来,一位顾客刚好走了出来。

    魏一平停住了,他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那里,随后转向走向了那里。

    他用手杖挑开了棉门帘,走了进来,来到前一晚他和郑三坐的那张桌子旁边,坐下。

    “来碗馄饨?肉的素的?”一个个子不高、体格敦实的老板走过来问道。

    魏一平仔细打量着棚子里的陈设。这棚子里的地方不大,饭桌矮小,数量也不多。除了站在眼前的老板和正在收拾桌子的老板娘,并没有其他顾客。

    “人不多啊。”魏一平有些感慨道。

    “都快过年了,没什么人出来吃饭了。我们再忙活两天,也歇啦。”老板笑着回他。

    魏一平点点头,拉家常似的说:“凉天儿喝热汤,会好的。过了年就好了。麻烦你,给我煮碗素馄饨,不要虾皮。”

    “得咧,这就给您煮去。”说完,老板一副上客了高兴的样子去煮馄饨了。

    锅里的滚水上下翻腾着,老板一个接一个地将素馅馄饨顺着锅边滑了进去。他拿着一把勺子,慢慢地搅着水,以防粘锅。沉默寡言的老板娘则蹲在一边认真地刷碗,手上全是冻裂的口子。

    魏一平把她手上的冻疮看在了眼里,轻轻地说:“要是山里认识人,找个猎户,弄点儿蛇油抹上,一宿就好了。”

    老板听他这么说,抬头一脸感激地望着魏一平:“抹过,啥油也没用。老毛病了,干这活免不了。谢谢您啊。”

    “客气什么,我就住对面楼上,算邻居。”

    老板赔着笑:“楼里的少有人来这棚里吃。又冷又冻的,您委屈了。”

    “冬至馄饨夏至面,我没什么出息,就爱吃这口。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好吃的东西不一定非得在餐厅里头,越是不起眼的小地方,越能做出不同凡响的味道来。我昨天晚上就来过了,你这碗里藏龙卧虎啊。”

    老板哈哈笑着:“这可不敢,说得我都不敢捞了。”

    魏一平也笑,一直看着他捞好了,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走过来放到面前的小桌上。离得近,他看见老板的一双手又粗又大,左手的大拇指上还缠了一圈橡皮膏。

    “手指头怎么了?”魏一平有些狐疑地问。

    老板用围裙擦着手,憨厚道:“干活不小心,昨天让开水烫了个泡,冷水再一激,破了。”

    李春秋开着那辆灰色的福特轿车,来到了果戈里酒吧附近的街道上,在路边将车停了下来。

    随后,他从车里出来,揪了揪大衣的衣领,朝前走着。

    不消几秒,一辆黑色轿车跟着停在了后面,郑三从车里钻了出来。他低着脑袋,远远地随在李春秋身后,跟了上去。

    李春秋从街角拐了出来,沿着开满了各类商铺的小路,往前走去。

    郑三也从街角闪身出来,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看着,而前面的街道上已经没有了李春秋的身影。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消失不见,显然,他应该是进了路边的某一家店铺。

    郑三走出街角,沿着李春秋走过的路,慢慢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观察路边的店铺,一连观察了好几个,都没有发现李春秋的身影。他耐着性子,一步步前行,继续找着。

    突然,在他前面的一扇玻璃门被推开了。一个喝了不少酒的俄国人脚步踉跄地走了出来,他一松手,玻璃门又弹了回去。

    郑三抬头一看,只见门上面的一面霓虹灯招牌上,写着五个艺术字:果戈里酒吧。

    他慢慢地走了过去,目光扫视着玻璃门内的一切。

    这是一个不小的酒吧,里面有不少顾客,有中国人也有俄国人。有些人在跳舞,还有几个人围在吉他演奏手的身边,击节而歌。

    郑三隐在门口一个不醒目的地方,侧身往里看去。

    透过众人晃动的缝隙,他看到吧台边上的几个酒客中间,坐着一个身穿灰色大衣的背影。那分明就是李春秋!

    郑三警惕地朝左右两边看了看,把手伸进了裤兜里,他稳了稳心神,然后向酒吧的玻璃门走去。

    推开玻璃门,音乐声顿时清晰了起来。他悄然无声地走了进来,低着头一路往前走,挤过跳舞的人群,向着吧台慢慢前行。

    离目标越来越近了,郑三看得更清楚了。那个穿灰色大衣的人身边的吧台上,还扣着一顶棉帽子,正是李春秋戴着的那顶帽子。

    郑三一步步走了过去。

    穿着灰色大衣的人还坐在吧台上,手里端着一杯咖啡,在吹着杯口的热气,他对身后跟踪而至的人一无所知。

    借着音乐的喧闹,郑三悄然走到他的身后,已经很近了。他把藏在裤兜里的手慢慢地拔了出来,一把弹簧刀正握在他的手上。

    穿着灰色大衣的人似乎觉着坐得不舒服,他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把整个背部都暴露给了郑三。

    下手更容易了!郑三阴沉着一张脸,手指摁下压簧,刀刃弹了出来。

    穿着灰色大衣的人耳朵轻轻地颤动了一下。

    郑三迅速地贴了上去,他对准了其肾脏,使劲捅了过去——

    突然,郑三的脸色大变。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只见自己的手腕已经被另一只手死死地抓住,进不得,也退不得。

    而那个穿着灰色大衣的人已经把脸转了过来,竟然是丁战国!

    郑三望着他,一瞬间面如死灰。

    两个人都一声不吭地死死看着对方,两只手互相缠着,较着劲,纠缠在一起。

    酒吧里的其他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终于,丁战国松开了手,慢慢地离开了郑三的身前。

    郑三死死地看着他,身子无力地下沉,最终缓缓地跪在了地上。而他的胸口上,插着那把弹簧刀,已经没到了刀柄。

    丁战国的屁股一直都没有离开座椅,他端起了吧台上喝剩的那杯咖啡,慢慢地抿了一口。

    此时,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的李春秋正站在窗外,他神色凝重的表情说明显然,已目睹了一切。

    不一会儿,郑三的尸体便被一个眼尖的女顾客发现了。她惊恐的尖叫声,刺破了原本无比喧闹而沉闷的音乐。

    半小时后。

    酒吧里的顾客已经被清空了,之前喧闹的音乐声也已经戛然而止,整个屋子里寂静无声。

    死不瞑目的郑三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他看着头顶上方的李春秋和丁战国,李春秋也看着郑三,这是两个人最后的对视了。

    丁战国先站了起来,他确实有些没想到:“白天也跟着,夜里也跟着,还真叫他们跟上了。是我今天大意了?路上,我还真没发现身后有这么个人。”

    他看了看郑三,也有些后怕:“亏得他带的是刀子,要是枪,十个我也跑不了了。”

    李春秋也站起来:“是啊。其实他们也怕,怕开了枪,自己就跑不了了。”

    正说着话,两个公安拿了一块白布过来,收拾着现场和郑三的尸体。

    “对不住啊,我有点儿事耽搁了一下,要是我早点儿到,你也不至于这么危险。”李春秋有些抱歉地说。

    丁战国揉着因为用力过猛而发酸的胳膊:“对付不了子弹,对付把刀子,我这身子骨还算凑合。他拿的是弹簧刀,我以前听过它的声儿,日本人在的时候,俄国间谍就喜欢拿这种刀子。声音又脆又轻,弹出来的时候像剑一样,划到人的皮肤上,就像切豆腐……”

    李春秋看着侃侃而谈的丁战国,陷入思考中。

    他早就应该想到,对他下手的是郑三,但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那个用孩子当幌子的神秘跟踪者,是来自丁战国的指使。正是因为对方用李唐常穿的外套做障眼法,才让他想出这么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办法。用在旧货市场买来的那件和丁战国今天穿的外套类似的呢子大衣,将杀手引到这个酒吧里来。他本想看一场谋杀的策划者和执行者见面的好戏,没想到的是,他无心插柳,意外地除掉了郑三这颗危险的定时炸弹。

    当然,在郑三跟着他拐出街角前,他并没有走进果戈里酒吧,而是快步穿过马路,进入了街对面的一家西餐厅。一进去,他就把自己身上的灰色呢子大衣脱下来交给了侍者,而大衣里面,他早已穿好了一件比较薄的黑色皮夹克。他走到一张靠窗的小桌旁坐下,透过窗户盯着外面的情况。再后来,他就看见酒吧里,两个人已经短兵相接,之后丁战国慢慢地松开了郑三,任由其滑落到了地上。

    收回思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李春秋,静静地看着两个公安把郑三的尸体抬走了。

    他一回头,看见丁战国正深深地望着他:“这么郑重其事地把我叫到这儿来,就是为了喝杯咖啡吗?”

    李春秋一脸平静。他意识到,任何谎言在丁战国面前,都有弄巧成拙的可能,所以,单刀直入,也许是破解僵局的最好办法。